一路同行weix
北京越热,冰雹越多?
北京的冰雹越来越多了,13号下过一场大冰雹后,昨晚又下了,今晚可能还有,问题是天气还贼热。为啥天气越热,冰雹还越多呢?
其实冰雹本就是夏季多发的天气现象,尤其是5、6月季节交替阶段,正是北京地区的冰雹高发期。
因为要想形成冰雹,需要冰火两重天:
一是地面空气要足够热。12号以来,华北、黄淮等地持续性干热高温。尤其13号白天,北京最高气温到了32.3。
二是高空空气要足够冷。5、6月是冷涡南下的集中期,冷涡会引导高纬度的冷空气南下,13号那场冰雹,就是东北冷涡甩出的冷空气南下造成的。
中学地理课学过,冷空气比热空气密度大,高空的冷空气往下沉、地面的热空气往上浮,形成强烈的对流天气。这种现象,就像凉水掉进热油锅里。
但一般的冷暖空气对流,只能形成暴雨、雷暴、短时大风。要想形成冰雹,冷暖对比就要更强烈,近地面的水汽被带到高空,要凝结成冰晶,无数冰晶在云层中相互碰撞,越滚越大,才能形成大冰雹,
当冰雹的体重大于上升气流的支撑力,就掉下来了。在下降过程中,又会被空气扰流裹挟,上下翻滚,冰雹越变越大。
由于下落速度极快,冰雹到达地面时还没融化,一脸盆的鸭蛋冰雹就到货了。
如果切开冰雹,会发现冰雹内部有像树木年轮一样的圈层。由此就能判断,冰雹被气流裹挟上升了多少次。像13号鸡蛋那么大的冰雹,就是经过多次上下翻滚的结果。
这种会产生冰雹暴雨的强对流云团,如果咱们从空中看,会是一个个上大下小,上面有“停机坪”的“云砧”,这是因为上升气流到达对流层顶端后,受到平流层的影响,不能继续上升,于是向四周扩散。
冰雹越来越多,归根结底还是全球变暖。一方面华北越来越热,另一方面高纬度的冷空气不断突破孱弱的西风带,频繁南下,创造了更多冰火两重天的冰雹温床。
(飞机上拍到的云砧,看他还能拖多久)
#北京冰雹大如鸡蛋##中央气象台连发三预警##天气#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