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北京的一环和二环之所以这样命名,主要是基于历史和城市规划的考虑。
1. "历史原因":在20世纪50年代,北京市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。当时,为了改善城市交通,提高道路通行效率,北京市开始规划环城道路。最初,这些环城道路主要是为了绕过老城区,减轻老城区的交通压力。
2. "城市规划":一环和二环的设计是为了形成城市交通的环形网络。一环,即内环,是环绕老城区的第一条环路,而二环则是紧随其后的第二条环路。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,同时也方便市民出行。
3. "命名方式":一环和二环的命名方式是按照环路的顺序来划分的。一环指的是最内层的环路,二环则是指紧邻一环的第二层环路。这种命名方式简单明了,易于理解和记忆。
4. "实际意义":一环和二环的建设,不仅改善了北京市的交通状况,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扩张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环和二环周边的区域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区、居住区和办公区。
总之,北京的一环和二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,主要是基于历史、规划和实际意义。举报 -
当你打开北京地图,会发现北京有二环、三环、四环、五环、六环,现在还在修着七环。然而,这里面却没有一环,这是怎么回事呢?坊间一直流传着几种说法。
隐藏的一环路?
在北京地图上找不到“一环”,但在交通上有内环的概念,它是指前门、东单、东四、西单、西四一圈。原先这四个地方都有牌楼——东单牌楼、西单牌楼、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。由于紧靠北京城边,沿路有许多历史遗迹,虽然它们形成了环形,但却无法如同真正现代交通意义上的环路那样,全封闭、在主要路口架设立交桥、在主路旁开辟两侧辅路等。
因有轨电车而建的一环?
1950年代,北京东长安街上的有轨电车
在明清时期的老北京城,没有环路。到了1924年12月,北京开通了有轨电车环线,这条环线起始都在天安门。经西单,过西四,到地安门、鼓楼、交道口、北新桥、东四、东单,回到天安门。全长17公里,基本是原皇城沿线,但东西两条线较皇城范围比较远,称环形路。到了上世纪50年代,随着有轨电车的消失,这条因有轨电车而建的一环也就随之消失了。但仍被称为环形路。只是这条路因为规格不统一,也没有环路气象。
压根就没有一环?
在北京的众多环线中,最早修建的是三环,始建于1958年。老北京本来是没有环路的,当时参考了苏联的城市规划方式,开始修建环路。
但这条环线只建好了北东南三段,分别命名为北环路、东环路、南环路,而西段迟迟没有建好,由于三条路距老城区比较远,人们日常很少用到这三条路,所以在口语中将其合并称为“三环路”,并非第三条环路的意思。到了1981年,三环路全程通车,“三环”也得到了官方认可,成为了这条环线的正式名称。
北京二环路线路图
而二环路晚于三环路。规划三环路时,因为老城墙还在,并且沿城墙有一条铁路线,为货运使用,道路基础设施比较好,老城墙被拆除后,铁路已无实际作用,也被拆除,到了上世纪70年代,北京修建地铁2号线,彻底拆除残余的城墙与城门,才依照之前的铁路线建造了如今的二环。
而在二环之内,再也容不下这么一条全封闭、全立交的城市快速路,所以北京是没有一环路的。
至于之后的四环、五环、六环,因为都比三环建造时间晚,便顺着三环这个名字,从内向外依次增大来命名了。
事实上,关于北京的一环路,一直都没有权威的说法,在城市规划中也见不到。上世纪90年代北京曾有过修建内环的规划,但对长安街景观影响较大,所以一直没有执行。
举报 -
举报